(一)先建立電子水表、電子電表、台電電表及抽水馬達啟閉記錄器等四種抽水計量儀器之編號與水井ID的對應表。求取(二)之相關經驗式。
(二)水電比/抽水流量之公式設定
目前系統提供水電比及抽水流量的「手動」設定模式,亦即選取縣市、鄉鎮市區及出水口內緣管徑(英吋)後,可以自行設定水電比(M3/電度)及抽水流量(M3/小時)的數值。
出水口內緣管徑(英吋)的預設值為: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、8、9、10、11、12、13、14、15及16,計有16種管徑大小。至於水電比(M3/電度)及抽水流量(M3/小時)之數值可以是空值或≥0的數值。當數值為空值時,將不進行相關的數值運算。
(三)當水電比之方程式建立後,系統將提供另一種「公式」設定模式
系統將透過水井基本資料庫取得水井基本參數,再藉由對應之公式計算而得水電比。系統也將一併考慮一定期間之後,轉換公式可能需要重新率定,進而對應至水電比的更新。
水電比之「公式」設定規劃,首先選取年度及縣市別之後,依據該表選取對應的變數並填入該變數的參數值,系統將依據下列公式進行水電比的計算:
水電比=W00+W01×V01+W02×V02+…+W09×V09 (如下表)
變數的選取是依據水井資料庫中所包含的可用欄位,目前包含:電表常數、轉盤轉速、抽水機設備型式、出水口內緣管徑(吋)、出水口內緣管徑(吋)、動力(功率)、井口外緣管徑(吋)及水井深度(公尺)等8個項目。至於應選取何種變數,係依據本年度另案之成果予以引入。
參數 | 變數(欄位)名稱 | 權重值 |
P00 | V00常數 | W00(輸入值) |
P01 | V01(下拉式) | W01(輸入值) |
P02 | V02(下拉式) | W02(輸入值) |
P03 | V03(下拉式) | W03(輸入值) |
P04 | V04(下拉式) | W04(輸入值) |
P05 | V05(下拉式) | W05(輸入值) |
P06 | V06(下拉式) | W06(輸入值) |
P07 | V07(下拉式) | W07(輸入值) |
P08 | V08(下拉式) | W08(輸入值) |
P09 | V09(下拉式) | W09(輸入值) |
.jpg)
參考「地下水井管理實務推動計畫」及水利電子報0131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