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堆的抽水管線
成堆的抽水管線,兩頭分別連接著經濟的產出與環境的損失,若在中間加上天平的支點,將是完全失衡的畫面!
這是台鹽的曬鹽場嗎?
這裡可不是台鹽的曬鹽場,地層下陷地區容易海水倒灌,殘留在土地上的鹽分經烈日曝曬後,形成一片白茫茫的鹽化景象,看似美麗、但也覆蓋了生機…
陷落的橋樑
地層下陷導致橋樑陷落,橋面接近水面,雨來水漲,橋樑幾乎喪失功能、不堪使用,為了維護安全只得另建新橋,增加的社會成本由全民共同買單。
西南沿海地區的養殖漁塭
台灣西南沿海地區,早年為提升居民生活品質,多發展收益較高的養殖漁業,漁塭如棋盤般整齊排列,是當地特有的景象。
養殖魚塭
沿海地區的養殖重鎮並無大型湖庫供應充足用水,業者遂大量抽取地下水養魚,當補注量比不上抽取量時,地層就開始逐漸沉陷。
枯訴其境
咦?是誰把樹木種在水裡?其實,這裡原是一片綠意盎然,然而地層下陷導致海水入侵、土壤鹽化,大片樹木浸水死亡,徒留光枯的枝幹矗立水中…

雲林縣湖口溼地
水面漣漪、扁舟漂曳,這不是觀光名勝區的美景,而是雲林的湖口溼地,當地原屬台糖農場,因地層下陷導致排水不良,長期下來成為一片汪洋…

下陷區沿海鄉鎮逐年增高的堤防
下陷地區臨海鄉鎮,為了防止海水倒灌,得抬升堤防高度,才能將大水阻絕於外;如果地層持續下陷,堤防就得逐年增高,耗費成本驚人!
新舊西港橋
彰化地層下陷早期集中於沿海地區,以大城鄉西港地區下陷情形最為嚴重,對外聯絡之主要橋梁─西港橋亦因地層下陷關係導致高程逐年降低,橋面接近水面,雨來水漲,為了安全問題遂建置西港新橋替代為通行道路。

抽水機
抽水機僅能在災時降低溢淹程度,未能全面阻絕颱風豪雨造成之水患;任河防洪排水工程均僅為治標方法,若要防洪杜患,需您我共同戮力,珍惜並合理使用每一份水資源。

重歸家園?
候鳥隨季節遷徙,明年依然會回訪,但失去土地的人民,何時才能重歸家園?

高蹺鴴雛鳥
這是高蹺鴴雛鳥於濕地探頭探腦,亦步亦趨的可愛模樣;濕地的形成,讓我們得以見到這動人的生態景觀,但在驚奇稱喜的同時,更必須學會珍惜環境與尊重自然,地球只有一個,一旦破壞了就再也無法回復。
屏東縣佳冬鄉的淹水牆
屏東縣佳冬鄉海埔村,有面專門記錄地層下陷地區逢雨必淹的淹水牆,當地居民自嘲取名為「海埔水鄉之戀」,以表達對家鄉的不捨與無奈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