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層下陷區地質條件

屏東水文地質環境


     臺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8187年度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於屏東平原共完成52站水文地質鑽探,屏東平原深約220公尺內之水文地質分層由上而下可劃分含水層一、阻水層一、含水層二、阻水層二、含水層三之一、阻水層三及含水層三之二等七層。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完成之「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畫-屏東平原水文地質調查研究總報告」中,於屏東平原共建置13條水文地質剖面線(4-1.49),由地質剖面可知屏東平原之含水層極為發達,厚度大且延展遍布全區,而接近地表的頂層礫石非拘限含水層愈往西愈薄。阻水層僅在沿海地區有較連續的分布,並夾於含水層中,厚度遠小於含水層。因此含水層只在南側有顯著之分隔,而在平原北側及東側則合而為一。以下茲將四個含水層岩性分布變化說明如下:

資料來源: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畫
-屏東平原水文地質調查研究總報告。

4-1.49 屏東平原水文地質剖面分布圖

 

1.含水層一

含水層一為屏東平原含水層系統之表層,分布範圍涵蓋全區,厚度從23.5公尺至83.5公尺不等,平均厚度約49.9公尺,為一自由含水層。地下水位以潮州斷層下各沖積扇頂區最深,深度可達45公尺左右,往西南則水位漸接近地表,較近者約於地表下數公尺處。本層同時也是雨水、河水等補注地下必經之處。
 

2.含水層二

含水層二位於含水層一和阻水層一之下,分布範圍涵蓋全區,其深度在地表下43152公尺間,厚度從979.5公尺不等,平均厚度約51.5公尺。本層之岩性以礫石層最為發達,出水能力良好,與含水層一構成屏東平原地下水開發之主要層次,淺井開發含水層一,大部分深井之深度達含水層二為止。

3.含水層三之一

含水層三之一位於含水層二和阻水層二之下,分布範圍涵蓋全區,其深度在地表下95210公尺間,厚度從49.589公尺不等,平均厚度約70.8公尺。本層之岩性以礫石層最為發達,因深度較深,地下水開發不如含水層一、二普遍。

4.含水層三之二

含水層三之二位於含水層系統之最底層,分布範圍涵蓋全區,其頂部深度在地表下174-114公尺不等,本層之岩性以礫石層為主,觀測網計畫之鑽探深度未貫穿本層,其底部位置尚未能確定。因深度較大,地下水開發情形較少。

依昭明至枋寮段、崎峰至萬巒段,及林園至枋山段水文地質剖面圖(參見圖4-1.50至圖4-1.52)顯示,屏東地區地下水聯通性佳,含水層厚度約100公尺至200公尺間。
由崎峰至萬巒段地質剖面圖可發現,阻水層厚度薄且破碎,故其上游地區垂直入滲補注效果佳。


資料來源: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畫
-屏東平原水文地質調查研究總報告。

4-1.50 屏東地區「昭明-枋寮」段水文地質剖面圖

資料來源: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畫
-屏東平原水文地質調查研究總報告。

4-1.51 屏東地區「崎峰-萬巒」段水文地質剖面圖

資料來源: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畫-屏東平原水文地質調查研究總報告。

4-1.52 屏東地區「林園-枋山」段水文地質剖面圖
 

依據上述屏東下陷顯著地區水文地質調查各地質鑽探資料顯示(4-1.16及圖4-1.53),主要由砂土及礫石所組成(除了崎峰及佳冬站含較多黏土及砂土外),而佳冬站有較高之黏土比例約57.8%


4-1.53 屏東地區地質特性分布
參考文獻:1.「臺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整體計畫(81-97年)成果彙編」 
2.「臺灣地區水文地質分區特性」,中央地質調查所,民國97年。
3.104年度臺北、嘉義、高雄及屏東地區地層下陷監測及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