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層下陷區地質條件

臺北水文地質環境


    臺北盆地周圍為斷層所夾,係一構造盆地(林朝棨,1957;王執明等,1978)。經過盆地周邊及穿越臺北盆地有數條斷層,由西北而東南依序為金山斷層、新莊斷層、山腳斷層、崁腳斷層、臺北斷層、崙頭斷層(成福斷層)及新店斷層等;其中除了山腳斷層為第四紀所形成的正斷層外,其餘斷層均為第四紀造山運動期間所形成的逆斷層構造。這些斷層構造不但與盆地形成有密切關係,且控制了盆地的外型及盆地基盤的形貌(林朝宗,2001)。
臺北盆地之地層為第四紀現代沖積層所覆蓋;而圍繞臺北盆地之丘陵山麓及台地等地區,則為第三紀至第四紀之沉積岩及第四紀火山岩所構成;自東而西包括有:
(a) 東南側丘陵山地;由第三紀之沉積岩所構成。
(b) 北側火山地帶;由第四紀上新至更新世火山岩構成。
(c) 西側台地;由更新世之頭嵙山地層及紅土台地堆積層等第四紀地層所構成(如圖3.1-2所示)。
    臺北盆地地下含水層以第四紀沖積層為主,第三紀地盤除上新世,風化較強及裂隙較多的地層外,幾乎不含地下水。賈儀平等(1999)將盆地岩盤上方未固結沉積物可以區分出兩個區域之水文地質單位,深處的礫石及砂質沉積物構成本區主要的含水層,而上方則覆蓋著一個以泥質沉積物為主的阻水層(亦即隔水層或拘限層),該層是地層下陷發生的主要來源。

圖3.1-2 臺北盆地之區域地質圖(修改自中央地調所,2000)
註:原始地質圖精度為五十萬分之一地質圖
    本區的水文地質(4.2-1),應受控於古新店溪及大漢溪的沉積,景美及板橋應為目前的地下水補注區,往中和及三重一帶,松山層漸厚,約50~100公尺,形成區域性的阻水層。景美層深度約50~150公尺,是本區的主要含水層(區域性第含水層),本層地下水水位以補注區(景美及板橋)最高,約海拔2~8公尺(20016),向北漸低,以新莊一帶最低,約海拔-11公尺。淺層地下水層主要由透水性甚佳之礫石所組成,厚度從29128公尺不等,盆地西部地下水層厚度較厚,其透水性極佳。深層地下水層以礫石層為主,與淺部地下水同為深厚的區域受壓地下水。第三紀基盤,為本層的底部。淺層阻水層位於地表下,分布範圍幾乎涵蓋了整個臺北盆地,厚度約介於40~60公尺之間。岩性以泥質沉積物為主,夾有數層較薄之砂層,但砂層多在側向延展時尖滅,故僅構成局部性之次要地下水層。深層阻水層厚度約介於20~50公尺之間。岩性以湖相紋泥層為主,夾有河相泥層及極細砂層,延展性佳。

圖 4.2-1  臺北盆地水文地質剖面 

參考文獻:1.「臺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整體計畫(81-97年)成果彙編」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.「臺灣地區水文地質分區特性」,中央地質調查所,民國97年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3.104年度臺北、嘉義、高雄及屏東地區地層下陷監測及分析